当前位置:首页>患者故事
节育环的告别:母亲的手术与时代的记忆
作者:七七

七七

2024-03-10 09:58:10

202400

节育环的告别:母亲的手术与时代的记忆


  在2024年2月25日这一天,妈妈走进手术室,进行了一场无痛取环手术。整个手术过程不到30分钟,但她体内的节育环已经陪伴了她十六年。


  那一天恰逢正月十六,是一个特殊的日子。二十五年前的今天,我降临到这个世界上,而今天,妈妈再次走进手术室。


  妈妈与节育环的缘分始于2000年,那时她戴上了第一枚T形环。随后的岁月里,节育环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,加上此前一次8年换环,节育环与她共度了二十四个春秋。


  节育环,也被称为宫内节育器,是中国广泛采用的一种避孕方式。通过放置在子宫内,造成无菌性炎症,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受孕。据统计,2017年我国有3.53亿育龄妇女,其中52.18%选择了节育环作为避孕方法。


  然而,这枚小小的节育环,对于许多女性来说,却并不算友好。研究表明,不同类型的节育环有不同的使用年限,超出期限或绝经后,应及时取出。但现实中,许多女性,尤其是上世纪80、90年代响应计生政策的女性,却忽视了这一点。


  妈妈就是其中之一。她曾在上环后遭遇过月经量增多等副作用,但更多的是默默承受。直到去年,异常子宫出血让她不得不去医院检查。阴超结果显示,出血可能与节育环有关。在医生的建议下,妈妈终于决定取出节育环。


  手术前,妈妈经历了各种检查,紧张而焦虑。手术过程中,她一直保持着清醒,听着医生与护士的对话,感受着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变化。当手术结束时,她仿佛从一场梦中醒来,第一句话就是:“怎么就结束了?我梦还没做完呢。”


  取出的节育环是V形的“爱母环”,医生告诉我们,这枚节育环已经移位,如果再晚,症状还会更严重,甚至会加大取环的难度。


  在手术室外的等待区,我的思绪飘回了2022年底,那时我与妈妈有了一次深入的对话。


  即使是至亲如母女,有些话题仍然带着难以言说的羞涩。为了打破这种沉默,我选择了一个巧妙的切入点——艺术家周雯静的作品《女人系列·节育环》。这位艺术家通过收集并还原历史上三百多种节育环的形态,直观地展示了这一女性健康话题。


  当我转发展览介绍给妈妈时,她第一次意识到,自己体内也有这样一个“异物”。而令我惊讶的是,她从未主动提及过。从那时起,我开始在网络上搜集关于节育环的资料,每当看到与取环相关的视频或文章,我都会转发给她,希望她能意识到拖延取环的潜在风险。


  在对话中,我感受到了两代女性思维的碰撞。妈妈坚信结婚生子是女性的天职,而我则对此持怀疑态度。避孕这一责任,在她看来是女性单方面的承担,而我则认为男性也应该分担。


  如今,网络上的避孕信息铺天盖地,但在我妈妈的那个时代,却鲜有人提及“安全期并不安全”这样的事实。我的外婆虽然曾担任过计生主任,但也未曾与妈妈分享过这些知识。她们之间的代际沟通,似乎在这一话题上出现了断层。


  手术后的两小时,妈妈便恢复了正常的行动和饮食,第二天就可以出院了。在等待病理检查结果的过程中,她感慨地说:“以前从没觉得上环是个负担,但现在真的后怕了。如果现在有更好的避孕措施,我绝对不会建议你上环。如果放在现在,我可能会选择生两个孩子,然后结扎。”


  我好奇地问她,如果是结扎的话,是她还是爸爸去。妈妈想了想,淡淡地说:“如果他不愿意,那就我来吧。”


请医生答疑解惑,可扫描右边二维码加99子宫网医生微信;与病友交流互动,可加肌瘤/腺肌症QQ交流群: 141721634

肌瘤/腺肌症交流群二维码
评论区
发表